最近高股息、ESG的ETF很夯,主要原因來自於低利率投資人急需尋找定存替代品跟媒體(老師)的炒作,但我必須說只要ETF的本質還是股票,遇到系統性風險的時候該大跌的還是會大跌,當你購買ETF就要有一個覺悟,股票長期能帶來比定存高的報酬,就是因為他的價格會有波動才會有超過定存的風險溢酬。

那購買高股息ETF是一個好的策略嗎? 投資smart beta的策略ETF目的應該是要做到超越大盤的總報酬率才對,然而將各種台灣發行的股息ETF跟0050比較後的總報酬率如下。

image

image

圖表來源:MoneyDJ

因子投資:聰明投資者長期操作的金融理論裡有對各種投資因子進行較詳盡的描述,裡面有一個篇幅詳細說明股息並不是一個投資因子。所謂的投資因子指的是有能力帶來高於市場平均回報率的股票與其他證券的特徵,這樣的特徵集合可以被稱為因子,因子包含有規模、價值、動力、獲利能力和品質、期限、跟持有報酬因子,這也就是說高股息的的股票並沒有能超越大盤的因子,研究上還發現股息收益率較低的公司表現還優於股息收益率較高的公司,因為有成長性的公司會不斷的將盈餘拿去擴大公司規模或股票再回購,成長停滯的公司才會將大部分的盈餘回饋給股東,另外領股息時會有摩擦成本,投資人領到的股息必須扣除稅金(台灣是二代健保及綜所稅),也就是說高股息的股票配息只能對投資人帶來「心理安慰」

另外ESG與股票獲利也無相對關係,晨星的ESG投資的關鍵在於長期風險管理文章整理出歷年資料,美國ESG領導者的股票報酬率是輸大盤的,也就是說ESG並不保證能打贏大盤。

1

真正要降低整體投資部位風險該做的事應該是做資產配置,能夠降低波動並維持著差異不大的報酬率,這才是免費的午餐。以下舉個例子,VTI為美國股票ETF,VGTSX是美國除外全球股票指數基金,TLT是美國長期公債ETF,IEF是美國中期公債ETF,每年投入60萬進行一次的再平衡,從2003/8~2020/8的結果。

image

image

相對於100%的股票ETF,分別增加了20%跟40%的美國公債,年化報酬率差異不大,分別為8.14%,8.26%,8.13%,最大的下跌幅度卻從-54.76%下降到-28.61%,標準差從15.45%降到8.7%,購買負相關或低相關的資產進行配置再平衡,大大減少了資產的波動並維持了報酬率

還在購買券商提出各種莫名其妙的smart beta ETF嗎?瘋狂購買的ETF溢價只會讓人想放空它。當你在ETF上市時邊搶購邊幻想能夠賺多少的報酬率,早已經被投資人(券商)放空套利了不少。你該去了解的是smart beta ETF背後的原理,到底是真有所依據,還是只是弄個好聽的名稱來賺取高額的經理費。

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派西 的頭像
    派西

    與蟲鳥和鳴的田間歲月

    派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